為貫徹落實全國、省、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精神,總結回顧2022年全市生態環境執法、監測、應急工作,分析當前形勢和存在問題,部署2023年重點任務,2月27日,市生態環境局召開2023年全市生態環境執法、監測、應急工作會議。
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、局長李文青,副局長侯正田,江蘇省南京環境監測中心主任喻義勇,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朱永俊出席會議。市局機關各處室和直屬單位負責人,江北新區分局、各派出局主要領導,執法、監測、應急工作分管領導,各派駐執法局、監測監控分支機構主要負責同誌參加會議。
會上播放了全省2022年突發環境事件警示片,傳達了全省環境應急布置會會議精神,通報了2022年度全市生態環境執法、監測、應急條口相關工作表彰情況,棲霞、江寧、六合生態環境局分別圍繞執法、監測、應急工作進行經驗交流發言。
朱永俊對全市生態環境執法工作進行總結部署,他指出,2023年,執法工作要守牢全年目標,一是嚴格執法、懲治違法,保障環境質量改善,守牢環境安全底線,維護人民群眾環境權益。二是提升效能、爭創一流,在全省生態環境執法係統中突出“南京特色”,打造執法“南京品牌”。三是補齊短板、增強弱項,健全執法機製,規範執法行為。四是強化作風、鑄練尖兵,提高執法隊伍“打硬仗”水平。
要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,做好五方麵工作:一是用改革創新的思路,進一步理順執法機製,提升執法效能。二是補齊短板弱項,主動作為開展貼近南京市級的8個專項執法行動。三是圍繞環境質量改善和環境安全底線守牢,提供堅強有力執法保障。四是推進重點問題整治,凝聚執法戰線治汙攻堅合力。五是堅持黨建引領,推動黨建業務深度融合,強化隊伍建設與作風提升。
侯正田對全市生態環境監測、應急工作進行總結部署。他指出,2022年,市監測監控中心正式掛牌成立,擁有了市中心、11個分支機構和2個園區站共同組成的“1+11+2”監測體係構架。2023年,全市環境監測監控工作要圍繞“真、準、全”,服務高質量發展。要做到:一是監測能力要有明顯提升;二是監測要做好服務和支撐;三是監測要保證數據質量;四是重點關注監測人員發展。
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方麵,侯正田強調,要嚴格落實21字工作要求,做到“及時報、快速測、有序撤、有效堵、科學治、慎重講、深入查”。一是落實好“五個第一時間”要求。即第一時間報告、第一時間趕赴現場、第一時間開展監測、第一時間發布信息、第一時間組織開展調查。二是在環境應急能力建設上必須有所作為、取得突破。三是在隱患排查整治上必須真抓實幹、幹出成效。
針對下一步工作,李文青提出三點要求:
一是要拿起武器,拿好武器。高舉思想武器,特別是要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作為舉旗定向的“指南針”,堅決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武裝頭腦、指導實踐。緊握宣傳武器,在執法、監測、應急領域挖掘案例,搜集典型,大張旗鼓的做好“鐵軍”示範引領。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,壓實各方責任,建立更廣泛的統一戰線,動員社會力量支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。用好法律武器,要加強對法律法規的深入學習,熟悉法律法規條文,堅持用法律的武器治理環境汙染,用法治的手段保護生態環境,做到執法必嚴、違法必究。
二是要敢於鬥爭,善於鬥爭。要與不法行為鬥爭,對弄虛作假、長期違法、不配合執法、問題較多的企業必須從嚴處理、從重處罰。要與落後的方法作鬥爭。杜絕執法走過場,加強各方協同,提升工作效率。要與不良作風鬥爭,要堅持嚴的主基調,持續深化整治“四風”問題,牢牢緊盯執法檢查、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、汙染源在線監管等各類環保企業重點風險環節,確保各項問題整改到位。
三是要胸懷必勝,敢打勝仗。要抓好執法的“後半篇文章”,通過辦案推動企業實施減排項目,倒逼企業自覺守法、減少汙染,做到查處一個案子,形成一個項目,減少一份排放。要抓好服務,積極服務守法意識強、綠色發展程度高的企業,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。在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這場硬仗中,執法、監測、應急三支隊伍要堅定信心,增強信念,保持能力,持續加強人才培養和能力建設,形成工作合力,努力將三支隊伍鍛造成生態環保鐵軍的先行軍和先鋒隊。